{{imageTextInfo.title}}
上午8点整,翠江镇中山村贫困对象王正冬准时到达双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王正冬今年41岁,是翠江镇中山村村民。2014年,他因身体残疾(袖珍人)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多年来,因自身的身体原因在就业道路上历经坎坷,多次被企业拒之门外,靠打零工度日。2019年7月,随着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不断出台,在民政部门和镇政府以及帮扶干部的多方努力下,王正冬申请成为了一名公益岗位保洁员,每月有1420元的公益岗位补贴,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月薪族”。王正冬主要服务双虹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负责卫生打扫和物品管理,让社区老人拥有一个舒心的环境。
王正冬变身“月薪族”,只是翠江镇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翠江镇利用地处城区、就业机会多的优势,根据贫困对象实际情况和需要,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目标。
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翠江镇依托县人社、民政部门,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个,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了保洁员、河道专管员等岗位。一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广泛征求收集贫困群众的就业意愿,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政策宣传,由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获得劳务收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二是依托县人社等部门在每年举办的扶贫专场招聘会,动员贫困对象积极参加,真正实现人岗对接;三是依托县人社、民政部门,根据贫困户的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针对一部分身体残疾的半劳动力和弱劳动能力者,为他们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做到人适其岗,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个,并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了保洁员、河道专管员等岗位。四是制作就业创业政策、岗位信息宣传手册,将政策、岗位送进贫困户家中。
截止目前,翠江镇共安置公益岗位7名,每年每人可获得公益岗位补贴17040元,另推荐88名贫困对象进工厂、保洁、物业、家政等岗位实现就业,让他们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