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自2003年担任红卫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罗斯万将精力都放在了村民的利益上,17年来,他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红卫村干部队伍几十年保持先进性,保持良好作风,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为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带领群众奔走在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一、 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脱贫规划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罗斯万同志率村“两委”一班人,走村窜户,摸清家底,对照精准扶贫政策,结合实际,制定了红卫村委会脱贫攻坚规划,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有序推进。
二、 精准施策,确定产业项目
2016年以来,红卫村委会因地制宜,利用地处城区蔬菜市场和销量紧俏这一优势,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泥鳅养殖,如今,红卫村脱贫户种植的蔬菜成为城区蔬菜市场供应的主力军,脱贫户养殖的泥鳅也远销厦门等地,为脱贫户稳定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深入基层,认真解决群众困难
罗斯万同志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党的职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对全村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户进行全面走访,逐户解决实际困难。贫困户张福林患有精神病多年,且有暴力狂燥等症状,亲兄弟都敬而远之,罗书记了解情况后,当即联系公安和民政部门,将张福林送往永安精神病院救治,从2014年至今,张福林的住院费用,都由村委会承担;
四、 研究实际,转变干群思想意识
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首要的是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解决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当干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村委会上,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想自己富,别当村干部,当干部就不能怕吃亏,怕吃亏就不能当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想信念教育靠正确灌输,集体学习,个别谈心,在教育问题上,“班长”要给干部带好头,干部要给群众带好头,言行一致,才有凝聚力、号召力。作为支部书记正确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搞“一言堂”,既要让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反映民意,又要敢于集中,重大问题坚持集体决定,程序是两委提出意见,召开党员会通报,召开村民代表会决定,最后再召开村民大会,这样,既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又体现村民自治。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