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现代产业发展方面。

古竹乡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产业。一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植深山生态观光农业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乡逐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扩大了种养规模,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土地利用率。目前,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区级农业合作示范社1家,家庭农场 40 家,区级家庭农场1家。三是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黄金百香果、黄金蜜柚、冰糖橙、古竹西瓜、油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鼓励引导种植大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打造加快特色产品商标注册。四是大力推动电商产业发展,促进百香果、蜜柚、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线上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我乡特色产业有百香果种植面积1300多亩,亩纯收入7000多元,五是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依托南华山国家3A景区和瑶下村、大德村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及坪洋村、溪口村两个省级传统村落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百香果、沃柑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采摘园,以土鸡、土鸭、绿色有机蔬菜等为特色发展农家乐,利用闲置特色土楼发展精品民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

古竹乡以生态宜居为抓手,全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在全乡范围内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打好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对原垃圾场整治项目,开展全乡垃圾清运进行监督考评。已建成溪口、黄竹烟、大德、瑶下、古竹、南华山景区、集镇等7座公厕,另外有古竹村井隆、井头,瑶下周屋等3座公厕正在建设中;全力推进旱厕、空心房整治,2019年拆除猪圈、旱厕等共计8500多平方米验收完工217户农户“厕改”。2020年全乡累计拆除空心房危旧房1万多平方米,累计拆除旱厕796平方米。启动古竹溪水质提升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金丰溪古竹段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Ⅲ类以上。二是全力推进“三清一改”工作。古竹乡继续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工作重点,持续深入开展村庄清洁活动。截至目前,共完成763平方米的乱搭盖乱堆放整治,有151500米黑臭沟渠得以整治,整治拆除河中圈养家禽26 54500平方米大片裸露土地完成整治,11320平方米废旧房屋残垣断壁得以清理,同时完成了5350平方米的建筑材料随地丢弃清理和39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杂草清理。

(三)乡风文明建设方面

古竹乡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制定《古竹乡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婚丧简办,彻底解决古竹“迎骨灰”历来有从街尾到街头沿街放鞭炮陋习。2019年,古竹乡通过倡议节省民俗开支、树立新风等方式,筹得128万元修建井头大桥;募得27万元用于大德村口道路改扩建;筹得70万元用于陂子角村口道路拓宽;募得16万元用于上井隆道路拓宽工程;各村移风易俗成效明显。二是加强道德模范示范宣传。各村建立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宣传活动及其他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弘扬孝廉精神,积极引导群众注重客家家训传承和家风培育,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古竹乡涌现苏来福冲火场勇救小孩,苏棣才坚守二十余载侍奉盲目的典型好人好事,苏来福被评为龙岩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苏棣才被入选“福建好人榜”候选人。

(四)乡村治理方面

古竹乡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由上级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古竹村和大德村任职,由乡党委派选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其他7个村的第一书记。目前,全乡9个村均有支部第一书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目前,古竹乡已引进了2名大学生村主干储备人才,分别是瑶下村和古竹村各1名。其中瑶下村主干储备人才于20187月当选为瑶下村支委。三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全乡治安环境实现持续稳定安全。四是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安装21个监控,扎实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组织村干部逐片、逐场所、逐条对照过筛子、摸排汇总,化解销号,乡村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五)脱贫攻坚工作方面

古竹乡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坚持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部实现,实施百香果种植、河田鸡养殖、蜜柚种植等6个激励性扶贫产业项目,覆盖贫困户72258人,有效巩固了大德、古竹两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成果,全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一是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共实施易地搬迁68户,危房改造14户,贫困户新建房屋均已实现装修、搬迁入住。全乡94户贫困户住房经住建部门认定均达到B级以上。二是义务教育保障落实到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存在因贫辍学的现象,异地就学补助政策衔接落实到位,中小学营养餐补助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医疗保障有效。我乡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有效。四是农村饮水安全,投入近100万元开展古竹乡水质提升整改工作,对全乡15个集中供水厂进行改造提升,各水厂水质检测均达标。完成了集镇至陂子角引水管网改线和百丈寨人饮工程建设,为集镇饮水增加了优质水源。91户贫困户已接入集中供水,3户贫困户自接山泉水,其水质已送检并达合格标准。同时94户贫困户均已收到并张贴《贫困户饮水安全明白卡》。

(六)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方面

古竹乡以试点带动为示范,全力推进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瑶下村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委托福建省龙岩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振兴发展规划(2019-2035)》,建立了规划配套项目库。二是科学谋划项目。积极策划南华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沿河两岸景观灯打造、裸墙改造和屋顶平改坡、周屋公厕建设、嘉兴楼边休闲场地等项目建设。制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泰和楼、泰成楼周边整治,振头桥至泰和新村沿河绿化等。同时,创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完善农副产品供应链、延长产业链。引导群众种植特色农作物,形成采摘园,结合南华山景区利用村内现有资源招商引资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三是稳步推进项目。把基础配套工程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深入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土地平整、房厕改造等,投入20万元建成瑶下村幸福院,投入5万余元整修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投入40余万元提升瑶下村村口河堤生态景观;投入35万元完善南华山景区(村口至老寺庙900米)游步道建设。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