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寿宁新闻网消息(吴通华/文 龚 健/图)从福安社口进入寿宁境内的福寿高速公路,宛若一条黑色巨龙腾空而起,穿越寿邑东南部的崇山峻岭、沟壑溪涧,架起山县寿宁快速发展的大动脉。

  在武曲、斜滩、南阳境内的福寿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只见挖掘机、堆土机、运输车、搅拌车、罐浆车等大型机械来来往往,轰鸣不已。建设者们掘山头、填谷底、穿隧洞、架桥梁……一场寿宁有史以来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迭起,鏖战正酣。

  “地僻人难到,山高云易生”,“车岭车到天,九岭爬九年”是过去寿宁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寿宁因地处大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人民困守“九山半水半分田”。

  近几年来,寿宁县委、县政府把“交通活县”列入县里的“五大战略”,把交通建设放在战略位置加以全力推进。

  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路指挥部的协助下,寿宁县在不断推进福寿高速公路、寿政二级公路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完善农村公路建设。

  ① 交通主干“大提速”

  1958年,寿宁有史以来第一条公路福寿公路建成通车,开始了公路建设新纪元。

  2003年8月,总投资3亿多元,双湖二级公路建设项目顺利建成通车,寿宁由此打破了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打开了山门。

  寿宁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提速、修高速”这一理念,着手规划实施“两纵一横”(两纵:福寿高速公路、省道“纵三线”寿下党至周宁段;一横:寿政二级公路)发展大格局。

  2007年7月,寿宁县成立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小组,同年省高指会同宁德市交通局将福寿高速公路列入建设计划。2009年9月,省发改委召开海西高速公路网福安至寿宁的线路审查方案,线路从福安坂中经社口、武曲、斜滩、竹管垅、南阳、犀溪至泰顺,同时拟定设置斜滩互通口、寿宁互通口、犀溪互通口。2011年11月,省高指同意寿宁县把斜滩互通口纳入主线同步建设方案,同时寿宁互通连接线延伸1.4公里,增资1.3亿元。2012年8月,寿宁互通口连接城关9.38公里,宽17米,四车道按二级路标准建设,造价1.9亿元,纳入了省高速建设规划盘子。2012年9月28日,福寿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寿宁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寿宁县向高速路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高速开工以后,一线建设者们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福寿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7.501亿元,占项目概算34.99亿元的50%。路基工程完成2405.9万方,隧道工程开累完成18621米。控制性工程下马岭特大桥桩等全部完成,提前2个月完成即定任务;福寿高速公路福安至南阳段预计将在2015年6月通车,全线将于2015年12月建成通车。

  ② 城乡公路“网络化”

  大山阻隔,交通闭塞,曾经阻碍了寿宁人与外界的交流。打开山门,曾是寿宁祖辈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

  2003年8月,这条总投资3亿多元,寿宁有史以来最大的道路建设项目顺利建成通车,作为双湖二级公路三期工程的寿庆二级公路一期工程也同时交付使用。

  寿政公路是横穿寿宁东西部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总里程54.78公里,估算总投资51259万元。项目从2010年12月开工以来,至今累计完成投资2.85亿元,完成路基32.94公里、路面20.17公里、隧道1座952米,桥梁1座126米。寿政二级公路是继寿庆二级公路之后的又一条致富之路,建成之后将大大改变寿宁西部平溪、芹洋、下党、托溪等乡镇交通落后的现状。

  省道202线仙峰路段改建工程于2012年3月动工建设,累计投入2070万元,目前改造公路已投入使用。

  2008年,寿宁县农村公路实施水泥硬化,当年12月,全县除了下党乡杨溪头、碑坑、碑坑山等三个建制村因红旗山屏峰电站水库建设影响,96个建制村总里程402公里的农村公路得到硬化。

  近几年来,寿宁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着力构建畅通便捷的新交通。2013年,全县完成农村公路网络化工程35.4公里,投资2528万元;危桥改造完成投资170万元;群养农村公路安保工程70.5公里,投资350万元;对临水临崖和险要地段增设安保设施和标志,完成投资300万元。目前,国道235线寿宁城关至南阳公路改建项目工可编制已完成待审查,省道纵三线寿宁段、清源至纵五线、竹管垅、斜滩镇、大安乡至联八线等项目工可行业审查已完成正在编修,省道联八线寿宁城关至庆元段公路高边坡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灾害防治工程。

  随着寿宁的区位条件和交通状况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寿宁成为闽东乃至福建联接浙南及“长三角”经济发达区的桥头堡和承接产业转移接受辐射的前沿地带。

  ③ 客运实现“村村通”

  寿宁有14个乡镇,县城人口5万,农村人口23万,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2%。然而,由于农村公路等级偏低,弯道多、路险等现状导致乡村群众出行难。

  2012年,寿宁县新购置23台“村村通”客运车辆,2013年再增13辆,增加5个建制村班车。目前,寿宁县农村客运班线52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84辆,全县14个乡镇,建制村192个有了班车,农村客运率达98%。

  “以前村民外出多数是搭载柴三机,人货混杂,很不安全。”武曲镇桦垅村村支部书记叶世友说,“如今每天早上7时,中午12时都有班车,出行方便多了。”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寿宁县探索“片区经营,冷热搭配”的运营模式,依托宁德市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寿宁分公司、寿宁县运宁运输有限公司、寿宁县通达公交公司为业主,在8个区间班线车队的基础上,经乡镇为单位,乡镇所在地为中心,采取辐射型、串联式及线路延伸的方式,开通农村客运。

  寿宁县对新增参与“村村通”服务的农村客运车辆实行优惠政策,从购车补贴、票价扶持、纳税奖励、运行补贴等,按照农村运行成本测算,每辆每月给予2000元的运行补助,由县财政按月兑现。对常住人口在100至300人之间的村庄,采用预约班车的形式进行,做到既节约资源的同时又达到利民便民的效果。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