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三峰公园远眺 袁晓昊 摄
走进寿宁县鳌阳镇茗溪大桥头的景泰门,只见乳白色的4根大石柱“一”字排开,大门上镌刻着“三峰公园”四个大字,气势雄伟壮观。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景秀画图染翠勾红春四季;泰和岁月鉴今溯古史千秋。景泰二字蕴含寿宁县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置县,寓意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周末,沿着三峰公园南门的慢行绿道而上,迎面而来的是五步一小景,十步一大景。雨后山中的泉流顺着鹅卵石铺砌的沟道而下,水声潺潺。在两山对峙间还建起了水池,池中有鱼,游人于池边喂鱼、赏鱼,其乐无穷。在绿树成荫的南门小广场,孩子们有的在玩跷跷板、有的在玩滑滑梯、有的在荡秋千……“南门建成之后,我们有了好去处,每天都带着孙子来这里散步游玩,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善事。”从大安乡大熟村搬迁到县城的吴女士高兴地说。
园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三峰公园景区介于鳌阳镇老城区、茗溪新区和际头仔三个片区包围之中。“三峰公园景区坐落在居民区中央的山头上,自然条件在全省县城中是独一无二的,建成后,三个片区的市民都可就近到三峰公园游玩。”鳌阳镇党委书记黄武如数家珍地介绍三峰公园的优势。
寿宁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三峰公园,把文化融入旅游,以旅游彰显文化融合在规划当中。公园规划占地面积2563亩,总投资7.99亿元,主要建设包括四个入口广场、梦龙书院、虎头山游赏区、登高揽胜区、茶园赏樱区、慢行绿道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力争通过5至8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一个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季相分明、服务完善、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山地公园。
三峰公园景区列入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于2016年7月动工,现已建成东、北两个大门入口和配套的鳌园、既寿园以及部分区域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等。
合
走进三峰寺,辉煌的建筑艺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飞龙簇拥,古色古香,唐代建筑风味浓厚。建筑群依山而建,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衬,更显得雄伟壮观。
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古迹,深入挖掘生态人文优势资源,把冯梦龙文化、药师佛信俗文化作为全县重要的旅游产品来打造。
三峰寺始建于后梁开平三年至后唐清泰二年间(公元909-935年)。寺内自今保存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铸造的纯铜观音座像、宋代青石香炉、宋代壁画“五爪黄龙”和“双龙抢珠”以及万历戊申年(1608年)知寿宁县事卢陵张文龙草书《三峰寺秋日》诗四首等古迹文物。三峰寺供奉的药师佛信俗文化作为寿宁民间习俗的主要载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与之相关联的民族文学艺术、民间工艺、饮食文化等。2006年以来,三峰寺致力仿唐风格,按药师佛道场的职能扩建寺院,集寺院、园林、广场休闲于一体。
“冯梦龙作为福建省六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建设梦龙书院,将是三峰公园最美的一道风景。”寿宁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书院是传承和弘扬冯梦龙文化的一个载体,将大大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有山有水,山才有生机,水才有灵性。黄武介绍说,为了解决三峰公园水的问题,现规划将高山水库之水引到三峰公园景区,解决生活用水与景观工程用水。项目已完成勘探、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进入预算、招投标阶段。
今年以来,三峰公园二、三期的西门、北门开始动工兴建,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以鳌园为中心,环绕三峰公园的环山步道目前已完成了路胚建设。
“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总体规划、分期设计、分期实施的理念,寿宁县成立三峰公园景区建设指挥部,一任接着一任干。按照“5A级景区规划设计、4A级标准施工建设”的要求,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施工,强化督查检查。鳌阳镇党委、政府全力落实安征迁工作。现已完成征地3000多亩,移坟墓68座;拆迁完成县农资公司办公楼、宿舍楼、营业用房、仓库和民房4座,拆除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简易搭盖楼。梦龙书院岩土工程完成勘察工程量的86%。
三峰公园景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塑造一张寿宁“新名片”。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