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法治广场体验普法 “三高”模式寓教于乐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为将法治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近年来,邵武市倾力打造体验式法治文化阵地,主动对接“美丽邵武”建设,将法治广场、法治公园建设纳入年度共建美丽邵武工作考评方案,以高标准、高品味、高质量的“三高”模式为核心,要求每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一个具有一定数量法制宣传标语、宣传栏、雕塑等法治元素的主题公园。
一、“高标准”设计,精心打造多功能法治文化阵地
2013年,邵武市将体验式法治广场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4年5月,建成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200多万元,以法治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性主题公园。广场内设交通道路模拟、防震减灾、交通道路安全、法制安全、公共安全五个主题宣教区域和多功能教育厅,展示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故事、法制典故、法治警言,通过生动的造型雕塑、石刻、标志牌以及模拟场景等载体和手段点缀布置各个场景,集安全性、宣教性、趣味性、娱乐性、实践性于一体,将传播法律知识与提升城区综合文化品位相结合,宣传内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群众乐见、乐闻、乐学、乐用,成为了市民接受公共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理想场所。开放式的法治广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到现场参观学习,增强了法制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二、“高品位”布局,让群众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学法
一是体验方式多样化。有模拟驾驶、灭火、心肺复苏,食品辨别、法律抢答、法律讲座、视频等方式。二是普法内容生活化。将法治教育与群众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有交通道路模拟,可体验小车向前冲刺撞击后弹出安全气囊;有微缩仿真道路情景,仿真地面、信号灯、标志等一应具全;有实景模拟交通活动,参与者可分别扮演交警、驾驶员、骑车人、行人等不同角色,学习分辨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有灭火模拟演练,可学习如何选择并正确使用灭火器等。针对当前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采用“体验+互动”方式,深入开展“远离毒品、珍爱青春”体验式禁毒宣传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毒品防范意识。三是法治教育及时化。法治广场平常按照年初的培训计划进行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教育、防震减灾等知识进行体验式普法,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相关法治教育。如去年全国各地电梯安全事故频发,我们及时安排了电梯安全法律课,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学习,今年,多地又报出游乐场所设施屡屡“吞噬”生命,就对游乐场所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教育,系紧从业人员法治“安全带”。
三、“高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法治广场普法作用
为了避免法治广场“重建设轻管理”弊端,邵武市加强对法治广场日常管理,确保广场有人管、内容有更新,讲座有人上,有效发挥了法治广场应有的作用。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各部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由市教育局抽调二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法治广场管理;组建一只法治广场普法志愿者队伍,包含了教育系统城区中小学46名教师志愿者、全市安全相关部门13个成员单位26名志愿者、交警大队30名志愿者,负责各功能区的宣传教育。三是制定培训计划。我们以“互动、生动、联动、体验”为法治宣传教育核心设计理念,年初制定“一月一主题”法治教育培训计划,细化青少年教育实践,制定了全市中小学生到法治广场参观实践安排表,经市教育局审批,发放到各个学校,确保青少年学习到日常生活中有关消防、交通、禁毒、反邪教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和多元化。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