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寿宁新闻网消息(刘黎明) 寿宁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随着福泰(寿宁至浙江泰顺)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和寿庆(寿宁至浙江庆元)高速公路、途经寿宁的宁丽(宁德至浙江丽水)铁路建设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寿宁即将迈入“高速时代”、进入一个快速崛起的新阶段。立足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等条件,寿宁县委、县政府提出“主动迎接‘高速时代’到来,努力建设‘生态茶乡山水新城’”的新思路、新定位,吹响了寿宁更好融入“六新大宁德”建设、加快构建“百姓富、生态美”小康社会的新号角。

  2013年,寿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47亿元,增长12.6%,经济指标考评名列全市第四、山区县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名列全市第五、山区县第一;今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增长11%。

    以“两镇同城”为龙头

  “美丽寿宁”宜居宜业展新景

  日前,总投资5200万元的寿宁县南阳新城区自来水项目正式开工,南阳试点小城镇开发建设紧锣密鼓推进,一个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山水新城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寿宁现县城(鳌阳镇区)仅4平方公里,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有限。抢抓福安至寿宁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寿宁打破地域局限,把距县城8公里、工业基础良好的南阳镇区纳入县城组成部分,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并重”的发展思路,规划“两镇同城”大城关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山水新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去年1月,省政府赋予南阳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相关扶持政策,寿宁“两镇同城”战略步入“快车道”。

  目前,南阳小城镇开发建设已征地3000多亩,“一横两纵”三条主干道等一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规划建设中的综合性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区、梦龙文化产业园等“四园”已落户企业27家,去年实现产值30多亿元。

  今年,包括自来水项目在内,南阳新城开发建设共安排重点项目22项,总投资15亿元,力争年内完成核心区5平方公里的土地征用平整和“一横两纵”三条主干道建设,基本建成南阳镇区供水、“文化综合体”等配套项目,加快新安小区、“四校联动”、职专迁建等项目实施,展现新城新形象。

  以“两镇同城”为龙头,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去年,寿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6.43万亩、绿化造林5.48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59个省市级生态村,省级生态县创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武曲和犀溪镇被列为市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平溪实现撤乡建镇。今年,寿宁力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9万亩以上、造林绿化5万亩以上,争创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县。

  以“一园五区”为抓手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蓄后劲

  挖掘机挥舞长臂,推山造地;电焊机弧光闪闪,已落户企业抓紧兴建厂房……春夏之交,位于闽浙两省交界处的犀溪际武工业集中区里一派火热建设景象。该工业集中区距温州泰顺县城仅3.5公里,距温州市区145公里,是目前全省距离浙南乃至“长三角”发达地区最近的工业集中区。目前已完成征地1100多亩,引进总投资10.5亿元的企业17家。

  按照宁德市委对寿宁提出的“对接浙南产业,突破山区迎头赶上”的要求,寿宁未雨绸缪,积极谋划发展“道口经济”:沿福泰高速公路走向,对原有面积不到2000亩的寿宁(南阳)工业园区进行重新调整布局,扩容建设以寿宁(南阳)工业园区为核心,南阳、际武、武曲、清源和三祥高新技术产业园为组成部分、总面积达2.2万亩的“一园五区”,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平台,并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培育三祥工业新材料集群为突破口,增量提质,发展新型工业。

  目前,寿宁“一园五区”引进浙南等发达地区企业60多家,总投资50多亿元;排名第57位的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已签约在武曲工业集中区开发矿泉水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的闽台旭阳项目签约落户际武工业集中区。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6家达7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05亿元,比增21.1%;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创新工程”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三祥、御茶园、松燕、冠牛等4家企业被确定为2013年首批省科技型企业。目前,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正着手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园,谋划引进一批关联度强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旗舰。

云雾缭绕的寿宁高山生态茶园 吴加元 摄

  以生态特色为引擎 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新途径

  连日来,凤阳乡官田村果农娄章平抢抓时令季节,忙着在果园给晚熟巨峰葡萄疏叶疏果。“去年我种了8亩,每亩有2000多元收入,今年开始进入丰产期,每亩收入将达到1至2万元。”娄章平喜滋滋地说。

  凤阳乡官田村地处高海拔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的葡萄不仅品质上乘,而且采收期比周边地区迟了30多天,填补了市场空档,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做强这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特色产业,去年,寿宁积极申报推荐,将官田村的葡萄及冷凉型花卉、中药材等种植基地列为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进行扶持发展,辐射带动了全县发展晚熟葡萄、花卉、中药材三大特色种植6800亩,凤阳果业基地暨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因此还被列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寿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海拔800米,为福建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是发展高山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的理想区域。打“生态牌”,念“特色经”,寿宁致力放大优势,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特色产业,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不断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28元,比增13.7%。

  突出茶叶这一富民支柱产业,寿宁加强政策引领、资金扶持、龙头带动,推动“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身”。去年,全县年产茶叶1.29万吨,实现产值7.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仅0.38万吨,产值却高达3.9亿元,占据了全县茶业产值的“半壁江山”,茶农人均增收4200元,寿宁因此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进一步打响了“寿宁高山茶”品牌,促进了现代茶产业做大做强。

  以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为契机,去年,寿宁还投入扶持资金600多万元,新植高山生态油茶2万亩,全县油茶面积发展到3万亩。与此同时,寿宁还遴选毛竹、珍稀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张天福有机茶、御榛油茶示范基地及14个300亩以上高优农业示范片初具规模,推动形成“一乡一品一业一特色”产业格局。去年,全县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6家达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3家达157家,其中,2家入选省级示范社。

寿宁高山冷凉型花卉基地 吴通华 摄

  硒锌“相印”寿宁生态农业再出发

  5月16日,福建省地矿局和寿宁县政府联合举办“寿宁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开发推进会”,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寿宁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助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

  2012年来,在省委组织部、省地勘局等单位的挂钩帮扶下,省地勘局组织专家对寿宁土壤进行全面勘查发现,寿宁土壤富含硒、锌元素,其中,富硒土地面积58.2万亩,富锌土地面积68.8万亩,分别占到全县土地面积的28%和33%,且区域基本重叠。来自省地勘局的调查报告显示,寿宁土地中硒、锌平均含量分别为0.35mg/kg和79.5mg/kg,均高于全省已调查区土地中硒、锌平均含量的0.33mg/kg和72.4mg/kg,且整体没有重金属污染,处于清洁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硒、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富硒富锌土壤的发现,对进一步提高寿宁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加快寿宁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场围绕富硒富锌产业的开发紧锣密鼓展开。

  今年初,寿宁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20多个部门和8个富硒富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强有力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寿宁县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开发工作方案》,围绕“六个一”目标展开工作:一项规划,即根据寿宁实际,加强与省地勘局及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制定出台《寿宁县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发展规划》;一个品牌,即建立一套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一个全县富硒富锌产品的公共商标,争取获评“中国生态富硒富锌产业之乡”,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举办推介、论证、研讨和签约等系列活动;一批企业,即引进、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效益好、示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基地);一组产品,即生产具有我县产业特色、“六统一”管理的富硒富锌茶叶、油茶、水稻、水果、蔬菜、中药材及畜禽产品等;一个中心,即建立一个研发、展示营销中心;一套机制,即建立一套强力、高效、科学的工作运转机制。力争实现我县生态富硒富锌产业半年内起步、一年内初见成效,用3-5年的时间致力打造“中国生态富硒富锌产业之乡”。

  目前,寿宁已在清源、大安、南阳等富硒富锌乡镇设立三个工作区,并制定了脐橙、葡萄生态富硒或富锌产业发展的初步规划。同时,依托相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凤阳富锌葡萄试验示范基地,平溪、下党、芹洋富锌脐橙试验示范基地,大安富硒富锌茭白试验示范基地,南阳院洋富硒富锌中药材和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南阳帽底富硒富锌紫色山药试验示范基地,超绿香猪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和川久富硒富锌农产品开发等试验示范基地。同时,与福建省测试分析中心签订了富硒富锌农产品样品送检协议,并已送检60多个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富硒农产品有水稻、甘薯和黄豆等,富锌农产品有高山茶、水稻、花生和太子参等,约90%的富集农产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接下来,寿宁将邀请有关专家指导帮助建立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创建全县统一的富硒富锌产品公共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并争取中国营养学会授牌,打响“中国生态富硒富锌产业之乡”品牌,推动寿宁迎接生态农业转型升级新的春天。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