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福地松溪

 

                      ¨艾盛涵

 

自古以来,松溪便是块具有福山福水的宝地,这块光彩溢目的福地,为世代松溪人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繁衍发展的根本,从而创造出精彩灿烂的历史文化,物质文明。进入松溪,便进入了无边的风景,绿色在松溪河两岸氤氲绵延千里,目之所及,皆为山明水秀,徜徉在森林覆盖率超过70%,绿化面积超过90%,空气达标率常年100%的松溪,甚至连一草一木、一滴清泉、一缕微风、一片云朵都是幸福而诗意的。

福之山

俗话说:福山福水福人聚,松溪这块福气满满风水宝地,创造了精彩灿烂的历史文化。松溪有一座名山曰:湛卢,其历史上发生的故事不得不让每一个松溪人都引以为傲,它的故事绵延千年,久经不衰,历久弥新,成为了松溪人的精神高地。只有这一方藏福聚福之地,才能吸收天地之精华、日月之同光,在此冶炼出“天下第一”的湛卢宝剑。“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松溪的湛卢山,山势磅礴,雄伟壮观,有着“乾坤开胜地,紫气抱卢山”的美称。在此山中,剑气凛然,坦荡浩然,春秋时期著名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名,铸造宝剑以抵抗外敌侵略,欧冶子寻遍河山,从福州(闽侯)一路历尽艰辛,翻山越岭来到湛卢山,发现此处清泉凛冽、薪炭易得、环境清幽、紫气环绕且远离喧嚣无人烦扰,是块不可多得的福地,遂在此处安心冶剑。在此历经三年,饱经风霜,最终冶炼出了湛卢宝剑。据元代学者杨缨描述湛卢宝剑出炉时刻: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越王神之。不可否认的是,杨缨描写湛卢剑诞生的那一刹那颇具神话色彩的描述,但湛卢宝剑所赋予的特殊意义使得它从诞生起便不同凡响。相传,湛卢剑通体纯黑,毫无戾气,是把仁义之剑,能够为所在国家和人民带来福气。湛卢剑也似乎有灵性,择明君而栖之,湛卢剑抛弃暴君吴王阖闾现身于楚昭王枕边,几经辗转,传到岳飞手中,后靖康事变后,岳飞遭迫害后,湛卢剑从此下落不明,千百年来,关于湛卢剑的传说不绝如缕。福地松溪不仅诞生了湛卢宝剑,同时一代代文人墨客也相中了这片清秀福地,从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湛卢山设立“吟室”,到元代学者杨缨开辟湛卢书院,荡然浩气的湛卢山无疑是历代学子在此探寻先辈遗风,求学问道,著书立论的绝佳之地。湛卢山为松溪注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千年的湛卢文化由此发轫,此后,关于湛卢山的故事还在延续……

                福之水

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松溪河,她滋养、孕育松溪一方淳朴的百姓,松溪这条河从她诞生起便是一位柔美恬静“女子”,从不对她亲爱的大自然和子民表达不满情绪。她发源于浙南的百山祖,经马蹄岙,流经松溪旧县、河东、松源、郑敦,在松溪境内全长48公里,从洪门出境,最终汇入闽江。水运兴则文明兴,有着一弯明净的流水,是松溪人的福气。据考古发现,在松溪河的两岸,发掘出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充分证明了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在此开展渔猎生活和水上活动,可以这么说,松溪文明起源来自于那条给松溪带来“福”气的河流,并不断繁荣发展。唐德宗癸末年(803年)起,松溪先民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水运活动,在松溪境内,逐渐发展形成5个大型货运码头,航道可通重达3吨以上的船只。在航运繁荣时期,上千艘船只在松溪境内河流航行,码头停靠。古代松溪水运的兴旺发达建立在松溪河流宽阔平坦,流域无激流险滩,上游可通浙南,下游汇入闽江,通往福州,地理区位极佳。松溪这条河流在历史上的名声虽不及那些大江大河,却也温婉柔美,并无像黄河、长江那样波涛汹涌,阴晴不定,也不像澜沧江那样激流险浚,松溪河给松溪人民带来了淳朴的性格,也带来了“福气”,她庇佑着这一方的平安。

福之茶

那一望无际、重峦叠嶂的,漫山遍野的万亩生态茶园,让松溪人民脱贫致富创造了“幸福”生活。松溪产茶历史悠久,自隋唐以来,便是“建茶”“北苑贡茶”的重要产区,宋元时期达到顶峰,由于松溪独特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环境,山涧云雾凝饶、清泉凛冽、负氧离子含量高、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土壤水质环境优越等因素,因此成为全国茶叶生产中心之一,形成了“松萝”“芽茶”“白毫”“雀舌”等优质茶叶品类。新中国成立后,松溪茶叶生产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别是1975至1982的七年间,松溪茶叶亩产、茶叶质量、人均产茶、茶叶收入等连续排名全省第一,被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誉为“茶叶状元县”,“南有安溪,北有松溪”辉映茶苑。近年来,松溪县连续获得国家级生态县的称号以及全省森林覆盖率排名前列,为茶产业的可持续生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产茶的地方很多,为何松溪的茶叶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称得上“一流”呢?我想,这不仅是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还得靠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科学的发展茶产业,才采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如今的松溪人民依靠自身的条件,摆脱了昔日交通不便、克服耕地面积少困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茶产业,培育出九龙大白茶优质品种,化劣势为优势,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为自身创造幸福生活。

松溪之福,是这片绝美土地给松溪人民的馈赠,也是松溪人民自我创造出来的幸福。傍晚闲步松溪河边,白鹭悠悠、渔歌唱晚、青山绵延、绿水环绕,自然美景深厚人文底蕴交相辉映。我想,在松溪生活的人必定是幸福的、开心的。近年来,松溪县不断实现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居民收入、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千千万万的松溪人民的福汇聚在一起,便是松溪之福。

作者系松溪县人,南平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松溪县文联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