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故乡的村路

 

早上起来,朝东的窗户散落了一地融融的阳光,站在窗前,投向窗外的目光被高高的大楼挡住了去处,灿烂的心情被这钢筋水泥硬生生地抹去了许多……
 在故乡,早上起来推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青翠。放眼眺望,山峦叠翠,晨雾缠绕在山腰峰顶,飘渺缭绕,不时有成群的山鸟缓缓飞过,似梦似幻……我虽然在乡间长大,但离家多年以后,偶尔回去看到窗外的景致,一时间还不免有些生疑,世间怎么有这等美妙的梦境。
    这时,我常常怀念故乡的村路。

怀念故乡并非只有一个梦,老屋、池塘、村前杨柳,都曾是我画板上色彩最为浓重的实物。可画板早已在角落里生了锈,满面灰尘。虽没有经历风吹日晒,但记忆中的故乡,却在画板上一再褪色,直到无色可褪。失了色的图画犹如干涸掉水分的枯树野草,斑驳得不成样子,只有筋骨还残留着模糊的脉络,还能给记忆留有些许喘息。

看着图画中残存的一点线条,我脑海中故乡的时光慢慢丰满起来,特别是那些波光粼粼带着泥土气息的池塘河流,宛然一滴水折射着阳光的斑斓一样,还保持太阳的温度。我好似在逆光中奔跑,一下子,就回到儿时的场景,草木葱茏、小溪潺潺,都在我的视线里围拢。

坐北朝南的屋舍掩映在绿树之间,霞光穿透云层的阻隔,撒下清亮的光影,点缀在田园这幅天成的油画上。大地亮起来,草木葳蕤起来,稻田新绿起来,一丛丛的野花独自享受着春天的温暖。阡陌条条,溪流横陈,水绕田环的小村落就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上,静守岁月。

村后,一方池塘水光潋滟,点点风影和鸟迹,在水波间,舞动一双翅膀,它们带着梦想飞翔。池塘是村里的蓄水池,一年四季不缺水。每逢夏夜,清爽之气从水面扩散,伴着此起彼伏的蛙声和蛐蛐的鸣唱,令人心情一片恬然。

故乡村子里,最多的是树。树是村子的灵魂。树活着,村子就活着。故乡的村子,像是坐落在树的怀抱中。这里树姿态多样,大树多人合抱,巨伞撑天;小树碗口般大小,潇潇洒洒;有的老态龙钟,像和蔼可亲的老人;有的粗壮挺立,像朝气蓬勃的汉子;有的并肩而立,秀貌楚楚,像一对亲呢的姐妹;有的老少同堂,欢聚一起,亲如一家;有的孓然一身,神闲气定,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这里的树见证着故乡悠久历史,也写照着数百年的岁月沧桑。

故乡家家户户的庭院中,都有一棵树。每家的树品种不尽相同,树也是各家的特色。离我家不远的刘大爷家是老桂花树,在我的印象中,它长得很慢。十多年来,它仿佛一直就那么高,而我,却在慢慢地长大。我也不知道这棵桂花树的树龄,只知桂花香能够在每天夜里,循着星光来到我的书房,带来无尽的芬芳。

桂花的花朵极为细小,淡淡的黄色,长在树枝上,夹在绿叶之间,长得满满的。然而,它的花虽细小,却多,就像明朗夜空中的繁星,细看它,每一朵都有自己的光彩。桂花叶子的边缘像锯齿一般,似乎是要用自己的利齿保护着每一朵细弱的桂花。每年桂花开了,淘气的我总会去摇树,树下常是金灿灿的一片,那是掉落的桂花铺成的黄金地毯。那地毯,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李奶奶家的树是木槿树。儿时,每年木槿花开时,我总是会在木槿树旁流连忘返。当时,正是清晨,朝阳初升。一树树的木槿花摇曳在风中,享受着阳光的抚摸。木槿花朝开暮落,但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地开放。就像太阳不断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来四季轮转,却是生生不息。

罗大伯家是芙蓉花树。芙蓉花清晨和上午初开时花冠洁白,并逐渐转变为粉红色,午后至傍晚凋谢时变为深红色。因花朵一日三变其色,故名“醉芙蓉”、“三醉花”,又名“三醉芙蓉”。查阅资料,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有醉芙蓉“颜色不定,一日三换,又称三醉”,并赋诗云:“人家尽种芙蓉树,临水枝枝映晓妆”。

故乡一个自然村里有个桃花园园中种植了水蜜桃、油桃、碧桃、黄桃等品种,多个品种的桃花争奇斗艳,白的淡雅,粉的可爱,红的娇艳,交相辉映。

桃园四周围上竹篱笆,一朵朵的篱笆花开得单薄,缠在篱笆丝上面,藤蔓抓着篱笆丝结节密密麻麻攀爬,瘦瘦的花儿顺着藤蔓向上迎,爬满整片篱笆墙。每当篱笆花开的时候,我都特别高兴,这花和儿时的我一般高,踮起脚丫伸手就能够着。我会胡乱摘一把,揉碎了将汁水涂在脸上,喜滋滋地跑去家里喊奶奶,边跑边问,好看吗?奶奶永远是乐呵呵地回答,好看好看,我家宝宝最好看。

故乡村里还有小河。河小溪流却清澈见底,不断涓涓而去,鱼儿在悠闲地游来游去,或在石缝中觅食,或与同伴嬉戏,炎热的夏日,喝上一口这清洌洌的溪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让你永生难忘。小河就是村子的骨架,流水不腐,村子的活力生生。小河滋养村子,村子才有着郁郁葱葱的繁茂,人丁兴旺。

故乡的村子很小,小得连地图上的标记也很难找到。书读得多了,总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大,所在的滨海城市,大得让人很惶恐,大得只好走一步看一步,有时还得借助导航来指路。

人们常说爱回忆的人是老了。或许自己是真老了吧,抑或是心累了。可我仍觉得回忆是美丽的。年纪越大,故乡的村路总在梦里头。村子的绿树、河流还有金黄的稻田常常像一片彩云,看得见颜色的艳丽,伸手却总也无法企及。村子其实不只是在梦里,它还在那落日余晖中向我招手。农村改革开放以后,故乡已经变了模样,很多人盖起了新的楼房,泥泞的土路也换成了平坦的水泥道路但是,巷里青石板的磨痕,还残存着岁月的印迹。人还是那样的纯朴,山还是那样的安静,村庄还是那样的恬然。

岁月更迭,村路悠悠。自从故乡的小巷走出,融入城市,我就已经不再属于她了,而且已习惯怀着朝圣的心情探访故乡作为寄托。然而,故乡的村路,是我的情感寄托,留存童年记忆,见证生活变迁,蕴藏纯真亲情,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幸福家园,它时刻提醒我不忘初心、奋斗追梦。

 

联系单位:松溪县东门社区

联系电话:13860019656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