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九龙江杯艺术展演舞专场一等奖
"漳浦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漳浦剪纸源远流长,自唐宋以来就非常活跃;漳浦剪纸做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分别于2008、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百年来,漳浦剪纸像一朵浪花,承载着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祈愿,在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传续。剪纸里,有儿时的红肚兜,有老屋斜刺向天空的燕尾,更有姑娘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梦想...... 披着满满幸福的剪纸红盖头,剪花姑娘在阿嫲的声声叮咛中,款款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舞蹈《剪-梦》就依此创作而成。如今的漳浦剪纸,在一代代心灵手巧的姑娘手中传承有序,在民间特色文化创意中绽放异彩。
"
漳浦县文体局

第一届九龙江杯艺术展演舞专场 一等奖 舞蹈作品取材于最具闽南特色的漳浦传统习俗“穿灯脚”,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喜庆元宵,凡当年新娶进门的新娘或当年出生的男孩,,新娘穿红着绿,头戴石榴花、麦青,手执连根带叶的甘蔗,男孩头戴虎头帽,在婆婆或长辈陪同下,聚集在家庙祠堂前,在长辈主持下,有序的在家庙祠堂灯棚下穿过,以告慰祖宗,求子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祥纳吉。舞蹈《穿灯新娘》完整展示了漳浦穿灯脚习俗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获“九龙江杯”群众文艺展演专家提名作品奖。男女舞蹈演员23名,其中男舞生7名
漳浦县文体局

莆仙方言文明小戏《什么叫面子》,剧情围绕一对新婚夫妇展开。年轻人打算旅行结婚,简办婚礼;好面子的父母坚持用传统方式,大操大办酒席,引发一系列冲突。当地干部出面调解,巧妙化解矛盾,双方达成一致,皆大欢喜。
中共秀屿区委宣传部
小品《提亲》以“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通过“提亲”这一现实生活情节,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某些地方农村买卖婚姻、高价彩礼、早婚早育、重男轻女、大操大办等落后观念和不良习俗,积极引导群众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择偶观念,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自强自立、勤勉俭朴等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并把家风家训、莆商精神和美丽莆田建设愿景巧妙融入文艺作品中,用文化涵育乡风文明,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清风正气,促进和谐发展
中共秀屿区委宣传部
秀屿区东峤家风剧团创作的廉政莆仙小戏《原鲁山教女记》。该剧团由4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主动请缨扮演原莆田县县长原鲁山一家相关人员,以现代廉政小戏的形式,讲述这位被莆田民间美称为“赤脚县长”的高尚情操和严谨的家风。
中共秀屿区委宣传部
通过莆仙方言快板,展示秀屿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舞蹈《重生》,创作于2020年3月,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危难时期,为了奋起抗疫激情,为了点燃重生的希望,我们祈祷、呐喊、抗争。因为我们相信雾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春天会如期抵达每一片草叶,花朵会依然像火焰般盛开在每一个角落。只要活着,我们就能战胜生命的每一种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