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记忆乡愁·闽北物语丨这片热土,山美涌碧波,水秀泛涟漪,墨香雅韵久……
谁不说咱家乡好,谁不希望家乡好。人到中年,只有经历了,感悟了,才明白,人对故里的牵挂,一方面是“近乡情更怯”的乡愁,另一方面是“渐行渐远还生”的思念。这不仅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更是一种长在骨子里和附在心灵深处的依恋,一种温情相连和绵延赓续的精神文脉。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下辖2个市辖区、5个县、3个县级市,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邵武等地已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夏商时期,南平就为九州之一的扬州属域,周时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历史上为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走廊。
南平不仅独占武夷丹霞之俊秀,以绿水青山闻名,还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历史上,南平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如今南平的城市乡村中还传承着诸如“抢酒节”“挑幡”“ 樟湖蛇节”等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忆乡愁·闽北物语》带你从古到今,从天到地,从山到水,从物到人,从景到情,了解一个丰富多彩、和蔼可亲的闽北,以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记忆乡愁·闽北物语·总序
南平赋
文/戴健
莽莽山岳,浩浩林波;悠悠青史,鼎鼎南平。古属扬州①,秦归闽中郡;东汉设县,明初升为府。市府所在,古邑延平:踞溪山之雄,聚丹霞之神奇;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襟喉。古越先民燃星火,胼手胝足;中原衣冠传书香,筚路蓝缕。纵四千年文明,贯四百里山水。闽浙赣三省结合地,天地人三才相谐区。山险城池固,盛誉铜南平。
八闽险地,烽火时兴。春秋勾践,兵随将帅征吴王;秦王一统,剑指闽北囿无诸。黄巢辟古道挺进②,刀光剑影;太平军涉险而屯,风吟马嘶。黄华头陀军抗元,喋血杀场;松溪军民齐戮倭,威名远扬。一方红土,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千旗漫卷,红缨直指武夷山下。彭德怀力促福建事变,方志敏粉碎军事围剿。中共福建省委成立于坑口,福建著名农民暴动于上梅。红土地有幸,为革命根据地;红土地有幸,光彩照千秋。
才俊辈出,踵事增华。隋开科取士至清,三千才俊芳名登进士榜,十二人金榜题名状元郎。公卿济济,名贤泱泱。十七宰辅,千载名扬。名相李纲,一身进退关社稷;学士杨荣,三朝用命安天下。游酢程门立雪,尊师标杆;刘韐时艰殉国,气节励后。柳永婉约词宗,严羽诗话翘楚。何去非中国武学博士,文武兼备;冯超骧广州起义烈士③,义薄云天。杨亿西昆体诗歌奠基人④,雕章琢句,独树一帜;袁枢纪事本末体创始者,修史重德,誉隆史界。理学家罗从彦、李侗、胡宽、李郁,灿若星辰;军事家刘子羽、吴玠、吴璘、杜杲,卫国护民,青史流芳。青山秀水育才俊,文治武功著春秋。
文化走廊,文涵教泽。山环闽北,中原文化过化之地,书院鳞次栉比,求学之坛,享誉古今;钟灵南平,八闽文化发源之方,闽派理学中心,图书之府⑤,名播中外。游艺之《天经或问》,开神州天文科普读物先河;宋慈之《洗冤集录》,为世界权威法医学专著滥觞。叶绍翁浅吟《游园不值》,千古绝唱;陈陶诗入《唐诗三百首》,八闽一人。镇前鲤鱼溪,水冽鱼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典范;樟湖迎蛇俗,惊奇神秘,远古先民图腾文化之积淀。四平戏、三角戏,国之非遗,地方戏剧奇葩;和平镇、下梅村,中国名镇(村)⑥,闽北建筑经典。闽北文化之裂岸大浪,澎湃于华夏文化长河里;闽北文化之惊涛巨澜,汹涌在世界文化汪洋中。
山奇水秀,旅游胜地。自然造化次第起,历史底蕴逐日丰。人因景而灵秀,景因人而名重。欧冶子于湛卢山铸湛卢宝剑,传奇天下;江文通在梦笔山梦笔生花⑦,尽显风流。武夷双世遗,环球一奇观。壮哉武夷,山中夸父;美哉武夷,秀甲东南;稀哉武夷,碧水丹山。九曲溪盘折,夹岸三十六峰,天然山水园林;天游峰耸立,登顶遍是奇景,武夷第一胜地。苍茫大竹岚⑧,峡谷奇观;巍峨黄岗山⑨,华东屋脊。儒哉武夷,道南理窟,闽邦邹鲁;雅哉武夷,书法镌崖,古迹星罗。武夷仙风神韵,往来名士不绝。李商隐、陆游、辛弃疾、李纲、戚继光、徐霞客至此游学寻胜,吟诗赋文;胡国安、杨时、吕祖谦、朱熹、蔡元定、真德秀于此聚徒讲学,倡道东南。汉城遗址,闽越王城⑩,气势恢宏,江南第一;架壑船棺,古越遗物,置于峭壁,谜悬千秋。赞哉武夷文化,赞哉武夷山水: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文化丰厚,引八方聚焦;风光旖旎,迎四海宾朋。
资源丰富,沃土物阜。田畴膏腴,八闽粮仓。古有个半米、美人红,宫中贡品;今产杂交稻、有机米,畅销全国。山多林茂,绿色净土。林木蓄积量,占闽省三分之一;毛竹蓄积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奇木异花繁多,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松、针萼木乃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珍稀动物云集,云豹、金斑喙凤蝶、黑麂、华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名满世。素有“天然博物院”、 “天然植物园”、“兽类的天堂”、“花虫世界”、“鸟之乐园”、“蛇之王国”、“世界生物之窗”、 “物种基因库”之美誉。武夷丹霞,茶叶王国,流淌岩韵,位尊八闽。烂石而立,云雾而遮;请雷而摘,拜水而和。四大名丛之一大红袍,国家博物馆唯一收藏之茶品;两种新品之一金骏眉,形色味为武夷岩茶之珍馐。巧夺天工兔毫盏,温润晶莹,东瀛国宝;精美绝伦青白瓷,博采众长,瓷中珍奇。
与时俱进,南平鼎新。锐意进取,经济腾飞。电池基地,南孚碱电池出口全国第一;造纸中心,星光新闻纸行销大江南北。钽铌矿基地,促尖端技术之发展;南平石⑾命名 ,为城市永远之荣光。山奇水秀,旅游景点观之难忘,游客纷至;江河丰沛,水力发电用之不绝,光照万家。高速公路穿山越壑,纵横交错;新颖桥梁跨溪横江,彩虹卧波。现代化空港,银燕飞翔;电气化铁路,巨龙风驰。科教文卫,齐头并进;农林牧渔,生机勃发。山海协作铸伟业,城乡面貌换新颜。山河巨变,社会和谐。其志之壮,其功之勤,其策之嘉,可告慰前人;其业之宏,其益之赫,其效之著,当惠及后代。
闽北山水隽秀,南平人文厚重!心怀激荡,秉笔成书。写景抒怀,以物悟理,是为序。
注释:
①古属扬州: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闽北属扬州。
②黄巢辟古道: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率义军30万,从浙江江山境内的仙霞岭开拓七百里山路进入闽北,并在南平筑营。
③冯超骧:南平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④杨亿:浦城仙阳杨村人,北宋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之一。欧阳修称其为“一代文豪”。
⑤图书之府:宋代,闽北有刻书坊30多家,刻书数量居全国之首,是全国三大刻书中心之一,被誉为“图书之府”。
⑥和平镇、下梅村,中国名镇(村):和平镇、下梅村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⑦江文通:江淹(444-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宋元徽四年(471年),江淹被贬谪吴兴(今浦城县)为县令。他在浦城的梦笔山留宿入梦。梦醒后,文思如潮涌,梦笔生花。
⑧大竹岚:大竹岚峡谷,位于武夷山西部,长度有数十千米,为福建省山脉第一断裂带奇观。
⑨黄岗山:是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米,为华东大陆最高峰。
⑩汉城遗址,闽越王城: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的丘陵地上,南北长860米,东西宽55米,总面积达48万平方米,为西汉初期闽越王无诸受封于汉时的王城旧址。出土文物达4万多件。
⑾南平石:1987年,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在南平发现的新矿命名为“南平石”。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