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渐美村前就是一大片滩涂,面向海洋的渐美人,靠海吃海,同时富有弄潮儿的性格,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随着出海口的外移,海逐渐离渐美村远去,渐美村也在时代的进程中发展、蜕变。

海沧区文化馆组织的民俗调查组在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的一年半时间里,深入温厝行政村的温厝、宁店、宁坑、赤石、山后、马垅、石仓、长园、萧坑等9个自然村,实地采访了温厝村老人会、慈济东宫和龙山宫等

2010年8月,调查组在村委会的精心安排下,兵分三路对钟山村的历史沿革、古迹宗祠、非遗文化、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项目进行采访、调查、整理。本书大部分为田野调查、口述材料等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天竺山风景区背后则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故事,唐代的宣宗皇帝未登基前躲避宫廷斗争,隐居在天竺山,为海沧的历史留下光芒的一页,也为景区的旅游文化留下许多靓丽的景点。书中通过史话名山、帝子遗踪、奇山秀水、诗文天竺等内容,多角度揭示天竺山的文化内涵。

同时代名医吴真人在此地东鸣岭悬壶济世,后成为海峡两岸共尊的医神——保生大帝,青礁慈济祖宫即在青礁村辖内。明代末年,青礁村颜氏后裔颜思齐,带领闽南民众首度大规模垦殖开发台湾岛,史称“思齐开台”,历史意义重大。

文化馆民俗调查组走访了新垵村下辖的新垵、许厝、东社、惠佐4个自然村,采访记录多位重要人物的口述资料,实地调查古民居、宗祠宫庙的保存现状,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调查组对这些材料加以整理归纳,形成了书中新垵村的历史沿革、古迹宗祠、武术文化、侨乡风情等方面内容。

贞庵村在海沧区的地理上是一个较有特色的滨海村庄,历史上相传宋幼帝难逃时,驾临此村,并在村中所辖的嵩屿作寿;明末清初,郑成功在这里与清军交锋,清代的时候,贞庵村是海防重镇;清末民初,亚细亚开辟嵩屿,作为火油基地;

东屿是海沧区文化馆民俗调查组开展风土海沧民俗调查项目的第二个村庄。2011年10月开始,调查组在当地热心人士的带领下在东屿村穿街入户、走遍村庄的大街小巷、海边滩涂,实地采访了多位年老村民和知情人士,对东屿村的行政变迁、历史沿革、古迹宗祠、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进行挖掘整理。

海沧区文化馆民俗调查组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入后井行政村的石甲头、内坑、后井、衙里、欧垅、涵头、埭岸头等七个自然村,实地采访了后井村老人会和金沙宫、永寿宫、天灵宫、正顺庙等庙会理事会,周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