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福宁府船民徐春亮、徐德山几代人为上岸而奋斗的历史为主线,穿插山民和船民的矛盾,山民和乡绅的冲突,大众和官府的对抗,反映清末社会、民国时期波诡云谲的时代面貌,凸显船民生活的艰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以信立地,一心为民谋福利,船民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上岸的梦想。
部出版管理处
长篇报告文学,主要描述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十周年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书稿分为八大篇章,以平潭新石器时代的壳丘头文化为引子,着眼于平潭自2009年至今,历经磨砺、实践、奋斗,为建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窗口建设而积累的新经验、新途径和新模式,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平潭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作者采用散文的笔调,将现实题材生动而饱含感情地抒写出来,条理清晰,情节起伏,可读性强。
部出版管理处
陆道是省里到闽南沿海偏僻山村挂职的村书记。面对没有村财收入、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山村尴尬局面,陆道曾经困惑、迷茫,但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下阳村发展的道路。他从改善交通状况、打通隧道入手,虽历经坎坷,终于完成了被村民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壮举。作品把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等主题融入主人公工作经历中,还穿插了陆道与女企业家耿丽丽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精彩纷呈,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部出版管理处
《海边春秋》是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建设的现实主义力作,用文学记录着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全书以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中岚岛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发为背景,围绕兰波国际项目与蓝港村整体搬迁的矛盾和破解展开叙事,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年轻人回乡创业”“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两岸一家亲”等新时代的诸多重大议题,成功塑造了以刘书雷为代表的一批时代新人。该书荣获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和2019年度“中国好书”。
部出版管理处
描写福建的一个村庄观风寨的村民们响应党的扶贫工作队号召,走出大山投身沿海,依靠建筑打工和养殖海产脱贫致富。但人去寨空,留下些鳏寡孤独老人和儿童,产业凋蔽。山海县挂职的博士副县长王伟实,接受县委指令,会同热心于乡村振兴的年轻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通过建立小学远程教学系统、村民食堂、老年人照料中心、智慧生物工厂、“安居”租赁网站、农民书院等措施,取得了上级和村民们的支持,在短时间内,不但保住了观风寨的青山绿水,还坐拥了集体企业,在党的十九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初步完成了观风寨小康建设任务,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一百年的全面小康目标。
部出版管理处
小说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章,讲述大巴山深处的春山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驻村工作队——一群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面对 “空壳”似的山村,直面“缺乏人气的山村如何才能振兴发展”的时代现实命题,利用春山的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厚重的民俗文化,巧借重庆老知青回报春山之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成功开启春山封闭的大门,让春山翻过贫困这道“铁门坎”的故事,用平实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乡村振兴的艰难曲折,是一部温暖而不失力量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部出版管理处
描写闽东各老区村扶贫脱贫的事迹范例和基层实践,从不同侧面反映展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既有“五通”工程、造福搬迁、产业带动、基础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党建引领、党员示范、派驻任职、能人带动、对口帮扶、政策兜底,还有各行各业共同发力。各地在致力老区村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并保护老区传统的红色记忆,这既是对先烈、对曾在村里发生过的革命往事的一种缅怀,更是对今天安定、自由、发展的珍惜和励志。很多村庄还把挖掘保护红色记忆、传统古村落与开发当地美丽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致富之路。图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区域扶贫攻坚战役场面。
部出版管理处
本书描写了十八大扶贫攻坚大背景下,乡扶贫书记张如东大胆启用省重点大学毕业生陈启明,陈启明带领村民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励志故事。全书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等极具时代性的话语在书中时有闪现,展现出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为人民服务的大局精神。
部出版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