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简体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西里尔蒙文版)

    本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这些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思想和方略的结晶,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部出版管理处

    滴水穿石——脱贫攻坚福建故事

    本书收录了50篇福建脱贫攻坚故事。书中以生动的笔触描写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以及有志于脱贫攻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爱情怀、责任担当。全书内容涵盖驻村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山海协作、社会扶贫、易地扶贫、保障扶贫等诸方面,重点反映福建的特色,如: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的茶叶定制扶贫,“中国扶贫第一村”——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旅游+产业”扶贫,龙岩市长汀县的生态扶贫,以及 “全国扶贫状元”林占熺的菌草扶贫、台湾科技特派员黄瑞宝的蝴蝶兰扶贫。由此,以点带面式地勾勒出福建脱贫攻坚的思路和途径,展示福建精准扶贫的丰硕成果,分享减贫伟业中的“福建经验”。
    部出版管理处

    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

    本书以宁德市精准扶贫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索宁德市精准扶贫思想理论之渊源,宁德市精准扶贫主要举措、成效。通过“宁德模式”的研究,探讨精准扶贫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内容。同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提高建议。
    部出版管理处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

    本书是对1000多名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访谈报告整理而成。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农村经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部出版管理处

    精准扶贫的辩证法

    本书以时空为线索,回顾习近平扶贫实践,总结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理论的探索。习近平精准扶贫的辩证法,内涵丰富,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实践的可操作性特点,其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落脚点为人民幸福。该书不仅推进精准扶贫思想理论研究,也对当下精准扶贫实践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部出版管理处

    新疆·心疆——我的援疆漫记

    本书作者是一名援疆工作者,作者记录了他在援疆工作中的一些阅历,描写了西域的自然地理风光和民族人文风情,文字清新有趣、丰富动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融合。对“民族团结一家亲”具有积极的意义。
    部出版管理处

    野生的村庄

    小说以“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和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脱贫攻坚历程为原型,以少年儿童视角切入,讲述了30多年来,以陈文鹏、陈野生父子为代表的红河村两代村支两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替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人故事。从“输血”“换血”“造血”,到易地扶贫搬迁,从土地确权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到走上集体化发展道路……告诉中国孩子,我们的村庄正在发生什么。
    部出版管理处

    上岸

    小说以福宁府船民徐春亮、徐德山几代人为上岸而奋斗的历史为主线,穿插山民和船民的矛盾,山民和乡绅的冲突,大众和官府的对抗,反映清末社会、民国时期波诡云谲的时代面貌,凸显船民生活的艰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以信立地,一心为民谋福利,船民终于实现了祖祖辈辈上岸的梦想。
    部出版管理处

    千年一遇

    长篇报告文学,主要描述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十周年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书稿分为八大篇章,以平潭新石器时代的壳丘头文化为引子,着眼于平潭自2009年至今,历经磨砺、实践、奋斗,为建设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窗口建设而积累的新经验、新途径和新模式,全景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平潭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作者采用散文的笔调,将现实题材生动而饱含感情地抒写出来,条理清晰,情节起伏,可读性强。
    部出版管理处

    海之陆道

    陆道是省里到闽南沿海偏僻山村挂职的村书记。面对没有村财收入、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山村尴尬局面,陆道曾经困惑、迷茫,但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下阳村发展的道路。他从改善交通状况、打通隧道入手,虽历经坎坷,终于完成了被村民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壮举。作品把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等主题融入主人公工作经历中,还穿插了陆道与女企业家耿丽丽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精彩纷呈,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部出版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