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朱荣同志到闽西、闽东老区调查时强调
要认识脱贫工作的艰巨性 做到“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
本报讯 “应当认识脱贫工作的艰巨性,必须扎扎实实做好脱贫工作”,这是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荣同志,1987年3月4日至12日在闽西、闽东老区贫困县调查研究时所说的。
朱荣来闽之后,先后深入闽西中央苏区的永定、上杭、连城、长汀、宁化和闽东老苏区的宁德、福安、周宁等县的贫困乡村进行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听取了龙岩、宁德等地区和有关县扶贫工作汇报,并在宁德地区召开的开发农村商品经济,加快老少边脱贫致富经验交流会上讲了话。在这两个地区与当地干部群众交谈时,朱荣首先指出,福建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业绩,而贫困地区又绝大部分集中在老区,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他一再强调,应当充分认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央各部门准备将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工作长期计划,争取在“七·五”期间首先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根据中央的这一部署,朱荣要求我省各级领导要有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时,做到“动感情,动脑筋,动真的”,扎扎实实地工作,组织干部到贫困县的乡、村、户搞调查研究,帮助制订脱贫计划。但计划指标不要提过高、过快的要求,而应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实事求是,针对各家各户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把扶贫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他说,坚持改革,搞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启动自身的内在活力,是实现扶贫工作变“救济型为开发型”的关键。为此,各地应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克服条条分散、撒“胡椒面”的做法,更不准随意挪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适当集中,重点使用,配套使用”的原则,选准富民的项目或既富民又富县乡的项目,并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伍洪祥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朱荣同志到这两个地区调查。(《闽西报》记者黄桐庄、本报记者李邦国、余养华)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