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脱贫致富是一件大事

社论

  省委、省府经过对我省老、少、边、岛贫困地区经济现状作调查分析后决定:要把脱贫致富作为全省的一件大事来抓,务求在“七五”计划期间取得成效。

  脱贫致富,从经济上来说,是一件大事。

  “六五”计划期间,我省经济贯彻开放、改革、搞活的方针,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约占全省总县数六分之一强的十一个贫困县,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个人纯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差距不小;即使经济较富裕的地方,也有人均年收入低于二百元的贫困乡、村和贫困户。贫困面占全省农村人口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大多数分布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海岛,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文化、教育、科技落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是这些地方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我省经济存在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抓好脱贫致富工作,帮助贫困地区把自然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商品优势,不仅将使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将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出口商品,成为支持沿海进一步开放改革的雄厚的后方基地。当然,沿海开放改革工作的继续发展,对老、少、边、岛贫困地区的支援和帮助也会更有力更有成效。这样“山”、“海”结合,互相促进,将有力地推动全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乃至整个“七五”计划期间,我们在继续抓好沿海经济较富裕地区工作的同时,加强老、少、边、岛贫困地区脱贫工作,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面貌,是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脱贫致富,从政治上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发展的基础。抓好脱贫致富工作,帮助农民富裕起来,是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党的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在抓沿海比较富裕地区工作的同时,把抓老、少、边、岛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也就是以沿海带动山区,使山区的贫困地区也逐渐富裕起来。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部分贫困地区是当年的革命老根据地。在那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里,老区的农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可是,这些革命老根据地至今经济建设没有很大发展,有些地方群众还处于贫困状态,有的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未完全解决。想想老区人民当年对革命的贡献,看看他们现在的贫困生活,我们怎能心安理得?这些贫困地区中有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帮助他们改变面貌是有关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大事,岂可漠然置之?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要敢于正视这些地区贫困的现实,怀着极大的政治责任感,带领老区人民、少数民族的群众努力发展经济,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方能无愧于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抓好脱贫致富工作又是转变作风的一件大事。

  对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过去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没有抓得广泛、深入和扎实,特别是有些干部深入基层少,说得多做得少,未能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转变这种作风。

  要把脱贫致富工作真正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省一件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说实话,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千万不能讲大话、空话,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下去抓落实。各部门都要把自己的工作与脱贫致富挂起钩来,要把得力的干部派到脱贫第一线去,切实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和扶贫政策。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各所在的贫困县、乡、村的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实行层层包干,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要做到不抓则已,抓必有效。

  要因地制宜,制订规划,分类指导,调查资源条件,研究产业结构改革的可行性,或先安排好温饱急事,或发展家庭经济,或办好乡镇企业,不但提要求,而且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来,跨好脱贫第一步。

  要一家一户地落实措施,一家一户地脱贫,不要让平均数掩盖贫困的真相;检查一个地方的脱贫工作做得如何,也不能只看平均数,而要检查每户的经济情况。

  总之,脱贫工作一定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要扎扎实实解决问题。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